一、最初购车的背景和预算变动:从通勤刚需到豪华抉择
2022年由于工作的变动,原本只要走路五分钟的上下班通勤,现在需要接近一个小时的公共交通才能完成,而且由于时不时还有赶不上公共交通的晚班,因此产生了购车的需求。
一开始我自己心里的预算是在30到50万之间,这个预算基本覆盖了各个车企的主流车型,选择的方向也有很多,当时由于也不是很懂车,所以在短时间里面看了很多的车评。
我自己对于需要的车也有着相对比较明确的需求,家庭用车并且未来几年里肯定会有小宝宝,车内空间需要够大;偶尔有长途旅游的需求,所以要能用油;家里有车位可以装充电桩所以可以接受日常通勤用电,因此车型看的大多是插混或者增程的SUV。
主要看的车型是理想当时刚出的L9、领克09、比亚迪唐、汉兰达、问界M5还有BBA等传统车企的油车,当时都快选定L9了。

但在我准备要去试驾的时候,家里给增加了一定的预算,说是我自己的第一辆车,还是选择能承受的好一点的车子,于是把我的预算直接给加到了100万,但是要求不能是二手车,一定要是新车。
二、百万预算的幸福与烦恼:最后选择卡宴混动的原因
到了这个价位的选择很多时候已经不用看车本身的硬件了,而限制了只能是新车之后,可以选择的余地就更少了,基本上在当时的选择就是在BBA的78S、保时捷、玛莎拉蒂、路虎这几个里面选择。
一开始去看的玛莎拉蒂的levante和路虎的揽运,但看了下这两个品牌在本地稀少的售后门店,感觉后续如果出了啥事故连配件可能都不太好找,修起来也麻烦,于是就排除了这两个选择。而后面的BBA在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特别大折扣的时候,78S只能买到轿车的车型,和我一开始想要的SUV车型又不太匹配。

到了最后看似增加的预算能有很多的选择,但对我来说反而少了很多选择的余地。
选配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但是好在4S店里一般都会有几套现有的套装配置给人选择,最后在预算里我选择了这样的配置,折扣下来刚好在100万内。

三、经典设计的外观
23款混动卡宴的外观除了绿色卡钳以及侧面E-Hybrid的标志之外,和燃油版的一致,都有标志性的蛙眼大灯,车尾有贯穿式的车尾灯。在后面的用车中,我还额外贴了磨砂的改色车衣,整个黑武士的造型还是蛮帅的,就是比较容易脏,一段时间不洗车整个车就全是灰尘。

车内饰选的是比较俗气的红色,这个红色内饰确实有网上说的掉色的问题,湿巾一擦能擦下来一点红色,但是目前看下来日常的这点掉色看着并不明显。混动版自带有SC组件,但可惜的是22年那会的卡宴全部阉割了电动方向盘调节,所以调方向盘的时候只能有点low的手动去调节。


全景天窗、座椅通风按摩都有,仪表盘是经典的五环式表盘,12.3寸的中控小屏幕支持CarPlay,不过也只支持CarPlay,如果用其他品牌手机的话还要额外加个小车机转换盒子才能用。和目前其他国产品牌的车机肯定是不够看的,基本上也就只能用来听歌和导航。

其他细节方面,毕竟也是这个价位的车辆,各种细节和质感都还是比较到位的,就是前排的储物空间着实有点太小了,只够我放一些小零碎,有时候手机都没地方放。

四、差强人意的性能
混动卡宴搭配的发动机是2.0T,和燃油版的3.0T还是比不了,不过电机的性能勉强能够弥补一些,就是亏电纯油开的时候低速体验没有有电时好,和普通纯油车比没什么区别,日常通勤和高速路况的性能都是够用的,车子还自带个20秒的隐藏全力模式,不过这个用的不多,而且就算是全力提速也比不过目前的性能电车。

混动车型的油门和刹车都分的两段,油门在纯电模式上有限位,过了限位点会启动发动机介入工作,其他模式不分段,油门踩猛一点就自动启动发动机。刹车则是所有模式都分两段,前半段是动能回收,后面加入刹车碟制动。刚开始开的时候会有点不习惯,开车会有点顿挫,后面就好了。

底盘调教也是传统车企的优势所在了,空气悬挂整体调教偏硬,日常舒适度还不错,在一些路况比较差的路上也不会很颠簸,激烈驾驶的时候车身姿态足够稳定,方向盘还是比较跟手的。
混动的这块电池在纯电模式下不开空调都只能坚持不到50km的车程,开了空调后基本只有40km左右,不过刚好够我上下班通勤用,目前的三万多公里里程里面有超过一半都是纯电行驶,在加上家里有充电桩,晚上到家就充上,就是都百万的车了,这么大的充电口位确抠抠搜搜的只给一个慢充口还是感觉说不过去。

油耗上亏电情况下高速大概在8左右,城市道路12左右,图片上面这个6.7应该是把纯电的里程都算上算出来的,不过我日常通勤也用不上油,经常加满一箱六百多块的油开了两三千公里才能用完(95号油现在又便宜了,加满都不到600)。

五、等于没有的智能
车子的智能化应该算得上是传统车企的短板了,如果不用上各个品牌手机的车机互联功能,保时捷自带的车机就和所有传统的车机一样,只有基础的功能可用,语音功能基本上等于没用,导航信息不清晰,娱乐功能靠外接。和目前的新能源品牌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上。

辅助驾驶方面就更不用讲了,由于没有加钱选配,我这台车连360全景都没有,更不用说辅助驾驶了,方便驾驶员的地方也就只有一个定速巡航能在高速的时候偶尔用用,其他像是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就不用想了,只能说是把车当工具开,满足日常使用。

保时捷也有个自己的app,不过没有手机车钥匙,只有比较少的几个功能,能解锁和锁止车辆,但是要等个一分钟才能完成操作,并且不能开车;能远程开个空调、看个定位和剩余里程。这就是全部的功能了。

六、价格高昂的售后
毕竟作为豪车,就连二手车都有很多说法是买得起养不起,在用车中的维护保养上还是有很多隐形门槛的。
由于是新车,目前的几次保养售后都是去4S店进行的,售后的价格还是有点小贵,小保养五千多,中保养八千多,大保养还没到,再算上每年一万多的保险费,和电车几百块的日常保养比是贵太多了。再想想如果后续出了事故的维修成本估计会更高,平时开车都谨慎了很多。

如果是我的第二台车,我应该会选择国产新势力
对于我来说,目前这辆车在纯驾驶和工具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够用并且好用,在机械素质和设计质感上仍然出色,并且品牌方面暂时也没有掉下很多。但就目前来说他并不能很好的给我提供情绪价值以及一些我需要的智能化和实用性上的功能。

也许有很多人会嘲笑新势力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而不关注车子的机械调教,但我自己的需求上也许会更贴近新势力一点,并且这段时间也有试驾过L9、M9这样的车,也没有感觉到在机械素质上有多大的差距,而带给我的一些方便则是卡宴无法提供的。

可能我确实会想要把车子当做第二个家一样,能在车里用上冰箱彩电,能有个更舒适的大沙发,平时长途出行能用智能辅助驾驶缓解一下开车的压力。

不过考虑到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更新换代速度,现在换车也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辆车应该还会再多陪我几年,或许未来三五年,等到更新的电池能源或者智驾标志,我就会选一辆更好坐的而不是更好开的车来体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