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提车已经 7 个月,更没想到的是已经开了超过 16000km,再开不到 4000km 就要做首保,在此分享 5 个真实用车体验。

图片

 



一、配置全面就是好

消费者既要又要还要没有任何错,特别是汽车这种大件,绝大多数家庭有且仅有一辆家庭用车。

当下各种新车太多太多,选车并不容易,我是通过下面三个步骤完成了购车的决策:

① 梳理用车需求

结合用车场景:接送娃上学、节假日长途自驾结合主要用车人:主要是我开、老婆偶尔开、后排主要坐小朋友

图片

② 试驾多多益善

试驾的均为国内的新势力车型:

③ 敢于做决策

决赛圈是蔚来 ES6 VS 极氪 7X,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一家三口去到两个线下店实地看车,最终敲定极氪 7X。

图片

配置全面带来的好处是在日常的使用中逐渐体现出来:

① 既有仪表盘又有 HUD:

开车的时候看 HUD 为主,对颈椎很友好

② 后排座椅可调节:

极大提升长途体验,日常体验也有显著提升

③ 辅助驾驶:

有和无就是天壤之别,高速场景和堵车场景尤其好用

④ 空气悬架:

可能一年调不了几次,但需要调整的悬架高度都是有大用处的时候

⑤ 大电池:

100 度电池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高速上的续航,如果是 450km 左右的路程,能做到中途不充电直接抵达目的地。

图片

6 月 9 日从合肥返程的时候,路过服务区充电需要排队,于是直接没充电开回家的。全程 460km,高速里程大约450km,停好车剩余 13% 电量。

图片

现在再盘点下整体配置,还想要的配置有 3 个:

1. 主副驾的零重力座椅

2. 单腔空悬变成双腔空悬

3. 前排玻璃从单层变成双层
 

二、能感受到的操控和底盘

操控和底盘比较微妙,特别是在网络上,针对某一款车不同人车评人的评价很可能大不一样,而对于驾驶里程十分有限的普通人来说,对操控和底盘的感知自然更不具体。

由于本人驾驶里程也才 8w 多公里,之前开的车(比亚迪唐)也只有一辆,只能浅谈 4 个直观感受:

① 过弯时侧倾抑制好

不管是日常开还是在高速上,过弯的时候都没有身体被车带着向某一侧倾斜的感受。

② 奇怪的左右晃动

过减速带和颠簸路段的时候极其明显或者说是有点突兀,相较于难以抑制的左右晃动,车子上下波动的幅度很小且感知不明显。

③ 不像 SUV的灵活度

刚提车的时候,我还是保持着上一辆车的驾驶习惯。有一天早上和老婆一起送我上学,途中一个平平无奇的变道把我们三个人都惊到。

④ 开山路时的电门迟滞感

在市区和高速上并没有这种感觉,但开山路上下坡的时候能感知到,距离人车合一还差一点点。
 

三、必然消失的续航焦虑

电动车充电早就不是难题,难的是节假日出行在服务区的充电桩不足所带来的充电等待。

① 随用随充成为现实

放在几年前无法安装家充可能是影响购买纯电车的关键因素,放在现在的情景中,已经完全不是问题。随着支持快充的充电桩越来越多,充电越来越方便,30-50 分钟的补能便能支持5-7 天的用车。

② 高速长途提前做规划

各种地图 app 都能查路途中服务区充电桩的情况,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灵活的规划:60%电量时补能、40%电量时补能、20%电量时补能……

③ 日趋合理的电耗

现在各大车企对电车电耗的优化都是越来越好,特别是辅助驾驶的加持下也能让高速里程更有保障。


四、有待加强的软件能力

软件能力对于纯电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硬件无法拉开差距的情况下,各家车型的软件水平就是其产品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① 可用的辅助驾驶

不用管是在什么梯队,极氪 7X 的辅助驾驶在高速是可用的,强烈建议开启变道确认,避免无效变道。在城区基本不用,车多的时候还是自己开靠谱。

② 反应慢半拍的语音助手

用了几天之后,就自适应了Eva偶尔响应不及时和智障回复。即便如此,还是比 iPhone 上的 Siri 好用。

③ 车机系统更新不频繁

距离上次更新已经有 4 个月!!!!

图片

五、尺寸与空间

就个人的感受而言,长度超过 5m 或宽度接近 2m 的车都偏大的车型,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去适应车辆的时间也会更长一些。

① 合理的尺寸


车身尺寸为4825×1930×1666mm,车长和车宽均不会对停车造成困扰

图片

② 富余的空间

轴距为2925mm,所带来的是富余的后排和后备箱空间

wxv_4104070863702376452


综上,极氪 7X 是一款我挺满意的一款车,满分 100 分能给到 85 分。希望我的5 个真实用车体验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