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 亮相,更轻薄的 Air 版本,横向排列的背面摄像头。但对国内用户来说,最关心的还是:能用上苹果智能了吗?

答案是大概率不行,因为发布会没提。
 

苹果在 2024 年 9 月随 iPhone 16 推出「苹果智能」,涵盖AI写作、回忆、任务、Siri 和摄像头识别等功能,但部分跳票,国内使用也受到限制。
 

如今体验门槛比半年前低多了:一台非国行 iPhone,加一个海外账号就行。

能用和好用显然不是一回事。与其纠结何时开放,不如看它能否自然融入日常使用?要是真没那么厉害,用不用得上也就无所谓了。带着这个标准,我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场景。

自动回复:多是情绪价值

短信场景下,苹果智能可以自动回复。比如家人、朋友发来消息,你不好意思不回,但也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系统会生成两条轻描淡写的回应供你选择,并不断闪烁。

图片

不过可以感受到,苹果在这类场景里给模型的上下文很短,生成内容大多只围绕对方最后几句话,缺乏深入理解。

体验下来,感觉不能总用,因为苹果这种「片汤话」风格太明显了,用多了,反而让人觉得你在应付。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这世间唯一不能应付的,就是应付本身。

改写:刚需但没做好

既然自动回复容易露馅,那退而求其次,先写个大概让它改总行吧?

改写(润色)本该是苹果智能最合适的场景。比如回老板消息:对方想知道一件事,但情况复杂:某个东西没交上去,原因不在你。

这时需要合适的措辞,既解释清楚又避免误解,这种不想说的,又不得不说的情况,确实是大模型的强项。

图片

但体验下来很麻烦。手机屏幕小,打字框紧巴,让模型润色时看不到具体怎么改,还担心覆盖原内容。

相比之下,电脑上体验更好:快速打出想法,发给 GPT 润色,再贴回聊天软件,流畅。

说到底,我们有时用大模型润色不是想把话说得漂亮,而是不想多费心思包装。只想把事实背景写清楚,语言变成纯粹信息传递,不在上面花费多余感情和精力,少操心动气。

通知管理:有用,但不够聪明

我们再退而求其次:写不行,那只看呢?现在各种 App 都在推送,手机几乎没停过,不知道先看谁、谁优先级高。苹果智能,能帮我们做好优先级划分和总结吧?

它确实会自动分级,把它认为重要的「首要通知」用彩色框标出。

图片

但实际体验中,这套优先级不够聪明:要么反复把最近联系人标记成首要通知,要么看到涉及钱的数字就优先展示。判断逻辑太直接,缺乏大模型解析非结构化数据的优势。

如果一个 App 推送太多次,苹果智能会总结。

图片

但这种考验很大, 比如新闻 App 推送多条无关联的新闻,模型硬要总结,结果就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大乱炖」。

一系列约会消息被摘要成“享受一起出去玩,但还没发展出浪漫感情”@trungtphan X

一系列约会消息被摘要成“享受一起出去玩,但还没发展出浪漫感情”@trungtphan X
 

股票通知混乱:Robinhood股票通知摘要成“GOOG上涨;AMD下跌;GOOGL上涨”。重复和简略让它看起来像胡言乱语@stockmktnewz X

股票通知混乱:Robinhood股票通知摘要成“GOOG上涨;AMD下跌;GOOGL上涨”@stockmktnewz X

在国外最大论坛Reddit,甚至有一个 r/AppleIntelligenceFail 板块,专门用来收集这些 AI 搞笑总结。苹果后续 iOS Beta 中取消了新闻 App 通知总结。

当然,你如果觉得它不准,也可以点击展开成多个原始信息,分开看就好。

Siri + ChatGPT:更聪明,却有点绕

Siri 现在变聪明了,尤其是可以接入 ChatGPT。

但问题是调用模式多了一层:你问 Siri 问题,如果觉得苹果本地模型回答质量不高,经常还要说「请用 ChatGPT 回复」,然后它把问题发给你绑定的 GPT 账号,GPT 再回复给你。

图片

这个流程还不如直接打开 ChatGPT App 顺手。

相机识别:能用

相机识别倒是能用。

长按拍照键有两种模式:搜索直接跳转谷歌或亚马逊购物,询问则可以问这个东西的具体细节,识别个花花草草还是挺方便的。

图片

结语

说回开头的问题:苹果智能的「存在感」强不强?

从体验来看,它确实在尝试融入日常使用,但大多数场景都还是「半成品」状态。自动回复太假,通知总结经常翻车,文本改写在手机上用起来麻烦,Siri 接入 ChatGPT 又多了一层。只有相机识别算是能用。

「苹果智能」这个定语其实挺准确,以上大部分涉及文字的功能,都是苹果自己的本地模型生成的。

这背后有多重限制:手机算力有限,苹果本身不是大模型公司,还要兼顾隐私保护不能什么都上云。要在这么多约束下既保证体验又控制成本,不仅考验模型能力,更考验产品能力。

也许这就是苹果的节奏:先做个框架出来,慢慢打磨。但对国内用户来说,等它真正好用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用上还是个问号。

本文首发「言辞之间」,同步少数派。

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