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多个社交平台都做了与熊掌记搭配使用的 app 小调查,感谢大家的热心回复,我们已经把大家都留言记录下来并整理归类,并选择在世界友谊日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发布出来,希望熊掌记和好朋友们带来 1+1>2 的效果,也为大家的工作学习流程探索出更多可能。我们精选了一些大家提到的优秀 app, 通过主要功能将其分类,并争取在每个分类下多列举几个不同的产品以供对比挑选。
思维导图类
或许由于其实用性和应用领域的广泛性,思维导图在我们各个平台的调查回复中被提到的次数都高居榜首。MindNode 似乎是一个广受欢迎的选择,许多人都习惯在正式开始写作前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思路整理或头脑风暴,拟定出写作的方向和规划好章节后再从熊掌记开始正式写作。有了思维导图,在写作的过程中更是可以随时调出查看,以保证随时掌握文章的脉络,也使主题不会偏离方向。

待办类
现代人的生活总是忙碌和紧凑,待办事项类 app 也就由此应运而生,相信不少人和小熊一样,会在待办事项上打勾的那一瞬获得极大的满足。在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待办类 app 里,Apple 原生应用的提醒事项已属非常好用。不得不提的还有 Things 3, 在 Things 3 里,小到一天的日常规划、大至一个复杂项目的全管理流程都可以被有效地规划。要搭配熊掌记一起使用,只需在 Things 3 里做好计划,将细节与推进流程在熊掌记里详细书写并用标签来整理,并将笔记(或任何相关笔记)的链接放到 Things 3 的相关条目下,即可随时从条目下的链接打开跳转至熊掌记继续书写。

更多推荐:
- TickTick
- Todoist
知识管理类
我们似乎总在提起“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终身学习者”这句话,因为持续性学习对任何身份职业的人来说都会是一件裨益终身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建立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又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以两个广受赞誉的知识管理类 app 为例:
- Notion 在 Notion 中你可以自创一个知识管理体系,从而使它吸引了大批拥有复杂数据文件和大型项目管理需求的用户。熊掌记的笔记可以链接到 Notion 的任意项目下,方便管理,熊掌记则是一个可以使你更专注于写作本身的场所,让写作回归于写作。
- Obsidian Obsidian 同样是一款非常适合打造知识体系或建立知识网络的笔记类 app,所以也非常受科研工作者青睐。熊掌记可与 Obsidian (Zettelkasten 卡片盒笔记法) 搭配使用:先在熊掌记中完成笔记,然后去掉
#草稿标签,添加#笔记标签,随后导出为 Markdown 格式文件存入到 Obsidian 指定文件夹中。即用熊掌记做非文档类笔记,正式文档类在 Obsidian 中完成。

更多推荐:
- Logseq
- Roam Research
- Google workspace
- Dropbox Paper
- RemNote
日历和任务管理
这个类目想必无需多言,同样,首先要提到的还是 Apple 的自带日历,如果你是这样万事井井有条,习惯做好每日安排,完全可以将其与熊掌记搭配使用:在日程的 URL 中,你可以复制粘贴任何一篇你需要的熊掌记笔记链接,以便跳转到日程下有关的笔记和项目。

更多推荐:
- Agenda
- Fantastical
- OmniFocus
- NotePlan
捷径
Apple 快捷指令可帮助我们迅速完成一系列自动化操作,比如上部分中提到的日程管理功能,熊掌记笔记的链接完全可以通过快捷指令发送,然后再于日历 app 中选择日期并添加标题,一个行程就轻轻松松建好了。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熊掌记支持 x-callback-url 这一点,从快捷指令中将内容快速粘贴至熊掌记的笔记中。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曾分享过一些熊掌记的捷径用法👇:
更多推荐:
- Text Expander
- Alfred
编程
Hello! 或许我们有提过,熊掌记的创始人其实就是三位苦于市面上没有满意的笔记 app 于是愤而自己开发之的程序员,在熊掌记中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端倪,比如由编程语言引用而来的标签管理系统等。或许这也是我们的 app 受程序员朋友们欢迎的原因之一?它可以完美融入日常编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利用率很高或需要留存的代码,即可复制到熊掌记中,还可以在代码块中启用代码语法高亮显示。

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无论是摘抄还是书写读书笔记,常规的阅读软件似乎很难完全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这时熊掌记就来帮手啦。以我们常见的微信读书为例,通过将读书笔记复制到熊掌记或通过捷径并通过标签分类管理,可更方便随时添加内容或回顾。
Readwise 也是一款非常特别的阅读类 app,它可以从各个网站和 app 上收集内容并高亮以便回归、整理和导出。一些用户提到会用 Markdown 格式导出 Readwise 的摘要,然后将它们导入到熊掌记中以便保存。
更多推荐:
- Matter
- Zotero
- Highlights
工作类
不知大家是否经历过发完工作消息或邮件后才发现有错字或错误引用数据等等的尴尬,人当然不可能永不失误,但或许可以再谨慎一点。在发较长或重要的消息前可在熊掌记内先撰写草稿,待检查无误后再复制到邮件或工作通讯 app 中发送。
相关 app:
- Apple Mail
- Slack
其他笔记软件
- Day One 是一款日记类 app,如果想将日记与其他笔记完全分开并按天追踪,可将个人日记放入其中,熊掌记则用来写一些长篇内容或工作笔记;
- 手写笔记的优秀选手有 Notability 和 GoodNotes,完成后的手写笔记扫描导入熊掌记或加入链接,使笔记灵动起来;
- 有时抓住一闪而逝的灵光尤为重要,碎片笔记类软件 Flomo 和 Drafts 或许会成为你的选择;
- 对于长篇写作,不少用户推荐了 Scrivener 和 Ulysses。
总而言之,熊掌记全力专注于写作和输入的体验,作为你的文本记录工具,它可以存储仅包含文字的短篇笔记,包含图片、摘抄、诗歌、散文、知识储备(包括代码)以及 Markdown 格式的长篇笔记。当你有更多的写作场景和需求时,将它与别的笔记 app 搭配使用也是可行的方案。
其它
还有一些实用的工具或同样适合搭配熊掌记一起使用的工具和 app,由于篇幅限制无法为大家一一详细介绍,相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家已非常熟悉:
- Snipaste: 截图
- Grammarly: 英文语法词汇检查和润色
- Anki: 学习卡片
- Goodlinks, Hook: 链接
- Anybuffer, Taio: 剪贴板工具
多 App 之间的 Workflow 分享
既然 1+1 可以 >2 ,那么1+n 呢?我们在留言区发现了不少精通于 Workflow 的天才选手!下面是他们的精彩分享:
- 使用 Agenda 用来管理日程,todoist 做任务清单,Panda 为 Markdown 编辑器,最后用 Devonthink 做笔记管理。
- DEVONthink 可用于做 PDF、网页、以及其他参考资料的存档,熊掌记则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笔记工具,用来书写自己的笔记。在 DEVONthink 中存放的资料,需要在熊掌记中被引用时,只需用 Hook 去引用存放在 Mac 本地的 Finder 管理的资料,将 Hook 生成的引用链接插入熊掌记即可。
- 采取 “Build a Second Brain” (建立第二大脑)的方法来使用熊掌记。熊掌记的标签系统非常适合 PARA 整理法(PARA: Projects, Areas of Responsibility, Resources, and Archives. 即项目、领域、资源和归档),与快捷指令、Alfred 及其 x-callback-url 功能一起,能够以便捷的方式将内容捕获到熊掌记中,进行整理归档与存储。
结语
即使是小熊本熊,在整理的过程中也不时发出“妙啊”的感叹,不知这篇文章对你是否也有所帮助?我们尽可能囊括了多种可能对大家有参考意义的搭配 app 和使用场景,不管是 1+1 还是 1+N, 相信所有好工具的创造人都至少分享着一个相同的价值观:为大家提供更好用的 app,更大地提高生产力。
如果错过了上一次的问卷也没有关系,欢迎继续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爱用 app 或使用心得!

